中元節的精神內涵 

從中元普渡談孝道精神    撰文者:賴祥興 教授

 


 

  現代人對於中元普渡的相關聯想可能僅止於「鬼月」、「鬼門關」、「好兄弟」等名詞的表面意義。究其原因在於現代人匆忙的腳步疏遠了它的精神內涵,囫圇吞棗的速食文化無法轉為可吸收的思想養分。

 

  其實中元節的意義與孝道的弘揚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其中包括「幽冥鐘」及「目蓮救母」兩則故事:

 

正義之聲-幽冥鐘

  曾經有個地主至佃農處收租,抵不過佃農的熱情款待,在酒足飯飽之後夜已深沉,返家的路上見一婀娜多姿的女子背影,於是在借酒壯膽的情形下,遂起了歹念。當他搭那女子肩膀的同時,女子回過頭來露出極為猙獰的面目,地主驚嚇的拼命往前跑,女鬼亦不善罷甘休地繼續追趕,正值危急的當時,遠處傳來一陣鐘聲,天地間頓時產生一道金光,奇特的是女鬼立即跪了下來,且褪去了臉上的兇光。當鐘聲一停,女鬼又馬上顯露本性地張牙舞爪,如此追追停停地循環著,地主突然靈機一動地循鐘聲的方向跑去,最後到達了一間寺廟,見一小師父在敲鐘,女鬼終於不見蹤影,而小師父敲的那口鐘正是上通天庭、下達地府的幽冥鐘。

 

  鐘的形狀有如天體穹宇,裏頭的鐘心彷彿善惡兩極不斷地擺動,而它發出的共鳴則有警示世人的作用。以當時的觀念而言,天上的神可以賜福給人間;地獄的餓死鬼卻會搗亂人間。神之所以為神,在於沒有一絲的貪念,願意奉獻自己的所有;而鬼之所以淪為鬼,在於內心的不滿足引發的貪念。每敲一次鐘,即是天神賜福人間的時機。

 

  有一年的七月鬼門關開了,陰間的鬼對於那使它們無法作亂的幽冥鐘耿耿於懷,於是它們便企圖阻止鐘聲的鳴響。當時負責敲鐘的正是小師父的師兄,餓死鬼化作美女誘惑師兄不成,又接二連三地化成猛虎威脅或以金銀財寶利誘,無所不用其極的方法皆用盡,師兄卻不為所動,最後鬼化成師兄的父母,讓其不斷地受鞭打,孝順的師兄於是許下了不再敲終的承諾。正義之聲從此不再響起,天神日漸走遠,人間因而被鬼搞得不得安寧。師父知道了事態的嚴重,於是立刻升天把神追回,師兄則墜入地獄向鬼說教。每當幽冥鐘響起,師兄手中的尼羅寶便會發出光芒,而這道光即是黑暗中孤魂的希望。日後即演變成中元節點燈的由來,意謂著解脫黑暗走向光明。

 

  中國人說百善孝為先,但獨善其身的孝往往無法兼善天下,幽冥鐘的故事提醒世人將孝道的層面推向更寬廣的境界。

 

永恆追思-目蓮救母

 

  另外一則「目蓮救母」的故事較為大家所熟知。其實在佛教經典裏頭,並沒有目蓮這個人,但有目犍連尊者的記載。佛的弟子中各有專長,尤以目犍連尊者為神通第一人。故事是說目蓮思念深陷地獄中的母親,於是便運用神通力去地獄探望母親,母親因飢餓過度痛苦的嘴巴冒火,目蓮運用神通力送食物給她吃,但每當食物送到嘴邊便化成火,難以下嚥。他見母親如此痛苦,非常的不忍心,於是求助於釋迦牟尼佛,佛說若有人能供養僧眾,藉著僧眾祝福的力量讓餓死鬼們得到甘露,則其母親便可脫離苦境。

 

  印度於四月入夏,慈悲為懷的僧眾們擔心行腳時踩死毒蛇等爬蟲,另一方面為免傷害到自己,於是便閉關修行。在這段期間,佛僧們的意志將會日益堅定,道行也會逐漸高深。但當他們再度外出行腳時,錢糧都已殆盡,於是藉每年七月十五日來供養出家人,這股供養的力量能使鬼魂退轉,內心狹隘的餓死鬼也能因此吃得下東西。

 

  佛經裏有許多故事被特別強調,但印度並沒「目蓮救母」的傳說。注重孝道的中華民族,以它所屬國度特有的民情風俗,塑造了中元普度的另一傳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aire0926 的頭像
    claire0926

    探索。在生與死之間

    claire0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