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遊記(二)

撰文者:賴祥興 教授

 

 

 


  通過了念青唐古拉與納木錯之後,直奔那曲,由那曲西行班戈,其實是兜了個大彎,又回到了納木錯,只是到的是納木錯的北邊了。納木錯的北邊還有一個小湖“巴姆”,也就是“巴木錯”,傳說中它是“納木錯”的女傭、丫環,而從這兩個湖中間穿過,是個大草原,這片草原叫“青龍”草原,也就是說大草原像極了青綠的地毯──一層層、一捆捆地像條條“青龍”。當然可以想像得到這裡是水草極為豐美之地,是最理想的大牧場,這裡的藏民、這些牧民真是得天獨厚,可以與世隔絕,不受侵擾,豐衣足食,愉快地生活在草原深處…。從  大地的生命力,絕佳的自然美之後,我們要再接觸到的是青天綠地之草原風光,牛羊成群,牧人們真誠接待,這些牧人們十分的純真,尤其是笑起來時特別好看,直接、沒有任何可懷疑的,那是種絕對可以信賴、令人感動的那種最善良的笑。草原越深入,就越如此,遠遠地他們就向你招手,迎接你的永遠是那憨厚的笑。雖然不善辭令,但坦誠的令人永難忘懷…。

  我們會在草原上搭帳蓬,和牧民們共享烤全羊,最棒的是──和牧民們共舞。牧民的舞完全是隨興的,主要的都是腿上功夫,起、落、轉、頓,花樣繁多,與他們共舞,光學步子是不夠的,最主要的還是要能感受到他們的心境,才能舞出那種韻味,一邊舞還一邊唱,歌聲清歇的時候,草原上的舞踏仍然彼起彼應的響著。冷不防,歌聲又戛然而起,起自後半拍的歌聲往往突兀而高亢,剎那間,在內心引起一陣強烈的震動,是一種無法描述、不知緣由的深深感動。事實上,從那曲往班戈的路上,漸漸地會悠遊在現實與超現實兩個世界之間,除了形象思惟和夢幻意識,更有種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心靈感應。

  到了班戈,有小小的市集,有部隊兵站,可以加油、補充糧食等等。對於此行許多第一次踏進藏北的人而言,一下子完全與現實文明隔絕太久,還是頗難接受的。然而令人覺得奇妙的是,這裡的人和神話活生生地生活在一起,特別是能強烈感染他們對神魔的那種堅信不移的態度。如此一來,不由自主地就真的走入神魔世界。這些鬼怪環繞在你四周活動,那是蠻奇特的感受,幾乎所有古代民族的傳說中,早期人類還是與神魔生活在一起的,如此,穿過時光隧道,我們回到了遠古。

  離開班戈縣西行,繼續走在傳說的土地上,一直到多巴地區“許如那木塘”,這是一片異常開闊的大草壩子。旁邊的大象山銀裝素裹像白象屏風,這兒的氣候比較溫和,草場也更漂亮,多巴有小拉薩(藏語“神地”)之稱。當初在選擇神地時,多巴也曾被認真地考慮過,除了多巴還有幾個小拉薩,有的現在根本沒人知道究竟在那裡。如此看來,當年西藏吐番王朝,選址建都等都經過十分慎重的規劃,而且還已有相當文化基礎了。

  過了多巴的許如那木塘,一一告別大象山、小象山、巴布山、銅狗山、鐵狗山,正當你看久了重重山景草原,覺得物色單調的令人昏昏欲睡時,突然,世界改改變了模樣,右前方遠遠的地平線上,燦然開展一條寬寬的藍色帶子,蔚藍的天空相形失色,對比之下變成灰白調子。這條藍帶正是西藏的第二大湖,威光映照的魔鬼湖──“色林錯”,因地處奇林,又稱奇林湖,此時但見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環水繞,真是千種柔情,萬般美妙,人也就振作且歡騰起來了。

  奇林湖是個湖泊之國,周圍有22個衛星湖,如同美麗的翡翠項鍊繚繞,湖上是個鳥島,上樓雁鷗等高原候鳥數十萬隻。奇林湖之所以被稱為魔鬼湖,當然又是有無數說不完的傳說、故事、神話,其實只要一深入藏北,便會強烈的感受到,人們除了現實物質世界的生活,更關心的是超現實的精神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活躍著比人世間更豐富的各種神鬼。半神半人,半魔半人,水底生物,有爭鬥,也有戰戮;有愛情,也有生育;高尚的,卑微的,冷漠的,哀怨的,它應該是人類所有情緒的放大…。我常在想,如果這只是神話,那麼人類的文明,必然是因為有了這些神話的刺激,引起種種的想像,形成種種情緒的變化,以致於成就豐富了種種的創作;果真如此,真是造化弄人,但不知,那神或神話又是誰造的呢?想必是雞生蛋,蛋生雞?是互動增長成就的吧!如此說來,人既起源於大自然的天地萬物,當要能去對天地萬物有情、有義、深深的愛與感恩,正如那“我望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亦如是”,大自然會以相同的互動為回報,你的生命才可能豐富美妙。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0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