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接到這個案例時,便決定好好的為他做一個完整的紀錄

由於接觸時病患已是癌症末期,對於他之前的病史並不是很瞭解

於是請他女兒,也就是我的同學稍微整理、撰寫一下

以便我能做一個完整的紀錄

而當我看到她所撰寫的內容,真是詳盡得令人感動!

對於爸爸病況的發展有非常詳實的紀錄

於是決定僅做些微的修改,盡量保持文章原貌

在部落格中與大家分享,也為有著相同問題的人提供一個參考

 

詳文如下:

  我爸爸發現腎臟癌是在去年九月,大概是八月底的時候,他就喊著腰痠,因為爸爸在兩年之前曾經有腎結石的紀錄,所以他認為大概這次又是腎結石的問題,於是就去掛了家附近醫院的泌尿科做檢查。檢查的結果確實是有發現腎結石,但是爸爸覺得不對勁,因為他體重突然掉了很多,不放心之餘,要求檢驗師再仔細看一下。結果真的在左腎的角落照到一團怪怪的陰影,但是該名檢驗師沒有把握,看不出來那是什麼,只叫爸爸再多做檢查。之後反覆的檢查了好幾次X光、超音波,還是沒有正確答案,有人說是疑似腫瘤、有人說是腎結石,因此主治醫師說要做切片檢查,沒想到切片卻沒切到癌細胞。此時主治醫師卻說,他不敢再做第二次切片,但他認為有滿高的機率就是惡性腫瘤,而切除一顆腎只是個小手術,要我爸爸放心接受手術。在這麼不嚴謹的檢查結果之下,我們當然不敢貿然的選擇在該院治療。 

  於是九月中時,我上網搜尋了之後,選擇在大型教學醫院繼續檢查,安排切片之後九月底確定是腎臟癌, 立刻就宣佈要動刀摘除左腎。因為這名主治醫師嚴謹專業的態度,我們最後便選擇在該院動刀,原本安排10/18手術,可是因為爸爸持續發燒,加上醫師手術時間表的問題,一延就延到了10/29才動刀。過程中讓人最心煩的就是無止盡的等待,等待醫師一週一次的門診時間、等待住院通知安排切片、切片完又等了將近2週才看到報告結果、大型教學醫院的醫師又常常要出國開會,得等醫師回國、等待安排住院及手術時間......。就這樣從八月開始發現不適、接受檢查,一直到真正開刀,已經過了2個月的時間,症狀也從原本的腰痠變成腰痛、發燒、血尿.....

  十月底手術完成,本來以為切除病灶後,只需要安心休養身體就好了,殊不知在手術後的一個禮拜,就被醫師告知手術時摘除了一個腎臟及兩個淋巴結,並且對其他的淋巴結進行切片,切片結果發現其中一個淋巴結有轉移的現象,因此此時的癌症分期就已經邁入了第三期。同時醫師也告訴我和媽媽,因為爸爸的病發現得晚、手術得晚、癌細胞的惡性度又是最高的,要我們隨時有心理準備,這個癌症的進程會很快很強。手術完回家之後,發現爸爸很容易喘不過氣,本來以為是手術後的正常反應,卻在12月初回診時告訴醫生之後,做了胸腔X光的檢查發現肺部轉移,這時離手術完才不過一個月。發現了遠端轉移,也宣告病情從第三期轉變為第四期。從十月底手術完到隔年一月中 因為手術休養身體 加上換了主治醫師(從泌尿科到血液腫瘤科),又陷入了漫長的等待,每個禮拜回診,卻都沒有治療癌症,只是針對症狀做緩解。我爸爸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發燒,每當他發燒,我們就知道又是癌細胞在作怪,終於在好多次的回診之後,盼到了所謂的"標靶治療"

  一月中開始了標靶治療-torisel,每週注射一次 ,剛開始有顯著的效果:不再發燒,喘不過氣的狀況也有改善。但我在查了資料之後,就很清楚的知道:標靶治療的主旨不在於治療癌症,而是延長無病期及短暫的壽命,大約半年之後就會失效。因此 我一直告訴家人,絕對不能只依靠標靶治療,一定還要想其他的辦法。所以在這段過程當中,我們努力嘗試了許多方法:牛樟芝、海藻精、蜂膠、中藥、甜菜根、精力湯、有機食品、電解水機、胺基酸、倍力素、維他命....,各式各樣的營養品跟健康食品,價錢都令人吒舌,我們家每個月為了這些產品,就得要在醫療費用之外多支出至少2-4萬元。但在面對癌症束手無策的無力感之下,真的很容易就被抗癌產品吸引,無論多少錢,只要可能有效果,家屬們都會願意一擲千金,並且會很開心地覺得自己總算能幫得上一些忙,祈求會有奇蹟出現。但這些健康食品,有時反而對病人造成了壓力,尤其我爸爸脾氣倔強,常常吃了一次覺得沒效就不願意再繼續吃了 

  從一月中開始標靶治療後,我們確實也過了一段與癌症和平共處的日子,在三月檢查時,醫生甚至告訴我們,爸爸的狀況有顯著的改善:淋巴結縮小、肺部原本十多顆的小腫瘤,縮減成不到十顆,並且體積也有縮小。而這項標靶藥物對我爸爸的副作用不強,但仍然會造成爸爸精神不濟、貧血...。這段時期,我們還是固定每週回診並且注射標靶藥物,再搭配飲食的注意和適當的運動,狀況似乎有好轉,也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一直到四月時,爸爸開始覺得肋骨疼痛,在告知醫師以後,卻換來了大大小小、許許多多的止痛藥,但因為爸爸固執的個性,他認為止痛藥對身體不好,所以幾乎不肯吃,每天強忍著疼痛與不適。到了六月初,爸爸又開始出現發燒的症狀,喘不過氣、咳血更是家常便飯,疼痛也越來越難以忍受。在六月中做了追蹤之後,確定標靶藥物失效,癌細胞又開始在身上蔓延。七月的X光檢查,醫師正式告訴我爸爸肋骨的地方看起來怪怪的,疑似為骨轉移,開始使用嗎啡止痛。同時,醫生又告訴我們可以再換另一種標靶藥物。

  7/2 爸爸開始服用新的標靶藥物-雷沙瓦,因為他的腎臟癌是屬於較少見的非腎細胞癌,而不被健保給付,每天的藥費就要3750元,每個月則將近要11萬元,但我們還來不及擔心醫藥費,就在吃了雷沙瓦一週之後,爸爸很快就發生了強烈的副作用--急性腎衰竭。7/7送到醫院急診,在急診室等了兩天,就很幸運的有了病房(這真的很幸運,因為許多腫瘤科的病患在急診室等了大半個月還是沒病床,而我們則因為有泌尿科的收留,才有辦法等到病床)。這次的住院,宣佈了我爸爸不適合服用雷沙瓦,因此7/9停藥,開始接受各項症狀的緩解:爸爸開始使用更強的嗎啡止痛、抗生素、利尿劑、退燒藥、胃藥、降血壓藥、軟便藥、止血藥...但身體狀況似乎越來越虛弱。爸爸有著很堅強的意志力,雖然很痛,他還是不太願意使用嗎啡,也堅持每天要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就在住院的第五天7/13星期五上午,主治醫師直接告訴我們,已經沒有藥可以醫了,要爸爸不要再逞強,轉向安寧治療,讓自己舒服一點。下午緩和醫療團隊的醫師便過來會診,告訴我和媽媽:爸爸因為腎衰竭加上高燒、白血球過高,他們評估生命大概只剩下一週~一個月。到這時,我們都很清楚主治醫師的意思是在下逐客令,因為大型的教學醫院一位難求,應該把床位留給還可以積極治療、有急迫性的患者,因此我們最末選擇回到家附近的區域醫院接受安寧治療。但也從那天開始,爸爸的意志力便完全被摧毀,他開始按時服用嗎啡藥水,也不再能夠下床,我們也開始向爸爸道別,準備要陪他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7/16星期一的一早 我們搭著救護車回到家附近的醫院急診室,做了基本的驗血跟X光的檢查,狀況非常差, X光看起來花花的一片,是肺部浸潤,白血球則已經到了七萬多,腎功能的指數也還是很不理想,內科部完全不敢收人,幸好我們已事先與安寧病房的主任溝通妥當,否則大概會變成醫療人球吧?!原本星期五醫生告訴我和媽媽只剩一週的時間時,我很難以置信,因為爸爸總是很努力的讓自己維持一定的體能與生活自理能力,但自從被宣佈沒藥醫了之後,爸爸心情沮喪,也大大影響了生理的表現,不能下床行動,疼痛也加劇了,高燒燒個不停,胃口變得很小,精神很差,幾乎整天都在昏睡。因此到了星期一,我開始相信醫生評估的結果,覺得爸爸也許真的只剩幾天了吧!於是住進了安寧病房的個人房,讓我們一家人可以好好陪伴他,讓他舒服地走。

  7/16星期一這天是個峰迴路轉的日子,那天晚上教授的出現,爸爸連日來低落的心情才終於被解開,有了你們的鼓勵,讓他重燃希望,也展現出過往的求生意志,本來不願吃東西的他,居然在你們走了之後,主動提出想喝果汁,也努力的練習著深呼吸,重新嘗試下床,並且很期待下次見面時導引的到來。星期三接受完導引之後,爸爸覺得舒服許多,身體比較不痛了,呼吸也比較不喘了,血氧濃度開始往上升,食慾也改善許多。再來氣功老師來教爸爸放鬆,這天下午一直到晚上,爸爸果真睡得好熟,而且一下就入睡了,沒有過往那種睡睡醒醒的不安全感。

  從星期一到現在的變化,讓我看到了情緒對一個病患造成的影響居然可以這麼劇烈。保持希望、深呼吸,這都是我們過去一直提醒爸爸的事,卻似乎知易行難,久了以後,這些鼓勵都變成病人的壓力。但在教授強而有力的說服之下,真的可以看見爸爸重新開始努力,昨天晚上爸爸告訴我,他覺得教授來了之後,自己真的進步好多,他開始覺得身體是自己的,應該要靠自己把免疫力提高,而不能只是依賴藥物,他覺得自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與癌細胞共存,甚至打敗癌細胞,而且他也發現自己的脾氣有許多要調整的地方,如果自己的脾氣可以調整的好,相信身體狀況也能跟著好轉。謝謝你們鼓舞了我的爸爸,也鼓舞了我們一家人,使我們脫離過去愁雲慘霧的生活,在你們出現了之後,我不再掉眼淚了,媽媽也從原本悲觀的情緒中重新看見希望,這幾天我們又開始愉快的陪著我爸爸,謝謝你們無償的付出。

 


透過這個例子,再次讓我看到了心識的力量對身心造成的強烈反應

有時甚至比正規的醫療行為更具影響力

記得之前教授提過一個例子

在他輔導的醫院裡,因為隔離病房不足,只好拿單人病房來改裝

於是主治醫師便去與原本住在單人病房的病患商量

是否可以暫時搬去雙人房,以便讓有隔離需求的病患能有空房住

往來醫院已有一段時間,各個病患與家屬間彼此熟識,如同家人一般

因此這位病患和他的父親聽了便連聲答應

立刻開始整理起行李,準備要移到其他病房去

主治醫師看一切溝通妥當後,正準備離開病房

沒想到卻又突然回頭,對著病患說:「我看你這個狀況,乾脆直接搬到安寧病房好了!」

就這麼一句話,讓這位病患長久以來所保持的強烈求生意志瞬間瓦解

至此開始委靡不振,不吃也不喝

最末沒多久便往生了,令人感到無限的遺憾

對於開啟病患心識的力量,以自我療癒的想法,與現今的醫療體系常是背道而馳的

醫學科學重視的是數據

什麼樣的指數代表什麼樣的病況

什麼樣的病況又推估出還剩下多少的壽命

病患的情緒問題多半不太受到重視

甚至覺得臨終病患就該有臨終的覺悟

抱持著太大的希望反而是不好的

(這一點在我同學的父親身上看到許多類似例子,於稍後篇章加以詳述)

於是,許多癌末病人最末並非被疾病本身打垮

而是聽到醫生根據數據所做出的種種悲觀判斷後,放棄了希望,最末抑鬱而終

真可說是被活活嚇死的!

我想,醫療行為應是身、心、靈三者並重,缺一不可

現今許多醫學上無解的問題,只有身體會知道

要先有了好的精神狀態,才能生出對抗病魔的勇氣

而當病情好轉了,心情自然也就輕鬆了起來

透過這樣相輔相成、循環不滅的狀態,方能創造出精密複雜的生命現象

希望藉由生命力的喚起,同學的父親能開始好轉,再次創造奇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aire0926 的頭像
    claire0926

    探索。在生與死之間

    claire0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