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腦中正思索著稍早開會的內容
突然間,手機鈴聲大作,一連串的簡訊進來
是一位朋友傳給我的簡訊:
" 孟涵 如果碰到家屬不願意接受親人快往生了,要怎麼辦? "
" 妹妹要過世了,父母也決定停止治療,但哥哥不願意接受 "
突如其來的一連串疑問,瞬間把我從思緒中拉回
稍微瞭解了一下狀況
原來臨終者是個小女孩,因罹患了絕症,日前已無藥可醫而放棄治療
但念國中的哥哥卻無法接受妹妹即將離世的事實
可以如何去幫助他?
收到簡訊的當下,我直覺的回覆他
"那是因為不了解死亡的意義,而單純的把它想做是生離死別"
"所以要讓他知道,死亡並不就只是消失了"
"與其讓妹妹繼續承擔痛苦,接受死亡的轉換對她、對家人來說都會是好的"
朋友提出,是不是能介紹幾本相關的書籍給他看?
我想,以他的年紀、以他現在的心情,恐怕不是能透過閱讀的方式去解決的
於是我建議她嘗試著提出幾個問題與哥哥聊聊,進行討論,也引發他去思考這樣的問題
頓時,腦海中突然想起之前接觸的一個案例...
這個案例的往生者是位五十多歲的父親,因癌症過世
他育有兩男一女
因為生前好賭、好酒又不顧家
親子間的互動關係很差
兩個哥哥甚至連父親的告別式都不願意參加
但因為協會的介入,幫忙他們去做了頭七
對小孩的開導似乎產生了一些正面的影響力
在儀式中,協會秘書長引導他們去思考" 讓我們出生、成長的力量是什麼? "
繼而推衍出" 這股推動我們成長的力量相對的也是讓我們衰老、死亡的力量 "
一問一答之間,只見孩子的表情從原本的不耐煩與輕蔑,漸漸開始豎起耳朵專心聆聽
甚至在被引導沉浸在幼年時光回憶時,孩子的眼光是柔和而充滿期待的
似乎心中原被壓抑的愛,已開始和他往生的父親再度產生連結...
當然,這個例子與今天討論的案例不盡相同
但仍可借用其中一段,幫助哥哥去想想生命是什麼
人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上?又為什麼會走?
走了以後就真的不存在了嗎?
老實說,以國中生的年紀,這樣的問題對他來說實在太沉重
或許他也從來沒有去思考過
但藉著這樣的討論帶他再次去回顧與妹妹共同成長的經驗
以及最末陪著她對抗病魔的歷程
去感受生命的盛與衰
或許較能幫助他接受妹妹即將離世的事實,化不捨為祝福吧!
當然,僅是幾封簡訊的往來,對於實際狀況瞭解有限
就陪伴者的立場而言,若病患未覺死之將至而平靜交代後事,我們仍要不斷的激發她的求生意志
但以家屬的角色來說,不論最末結果為何,能先建立起生命轉換的概念對彼此都會是有幫助的吧!
想想,很心疼他如此小小年紀就得面臨親人的生離死別(特別是比他還年幼的妹妹!)
上蒼保佑如此一個年輕的生命能有足夠的勇氣渡過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