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接到一個案例時,從初期的瞭解、訪視

協助解決問題、進行導引

與家屬溝通、交換訊息、傳遞生死觀念...

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漸開始了解彼此,也涉入得越來越深

於是關係便從一位協助者的角色逐漸深化

最終成為了朋友的關係

因為是朋友,所以三不五時都會在心裡念著

他今天精神狀態好嗎?

血壓、血氧是不是正常?

心情有沒又低落下去?

身上有沒疼得厲害?....

許許多多的問題在心頭縈繞著

也不斷的思索我們還能幫助他些什麼?什麼對他才是最好的?

因此,從接觸了吳爸爸的案例以來,我這一陣子便是處於這樣的狀態之中

拜手機普及所賜,我和他的女兒隨時隨地都以Line傳訊息

隨時了解他目前的狀況,也能及時的回答家屬的疑惑

當了解的越多時,心裡的恐懼與緊張也就降低了不少...

 

在帶志文大哥去探訪吳爸爸的隔兩天

一個艷陽高照的週末下午,我又搭著捷運去探望他了

這兩天,他女兒告訴我爸爸因為腳水腫的關係而大大的影響心情

時常盯著自己的腳發愁,情緒越來越低落

尤其爸爸因為腎臟癌,已割除一邊腎臟

另一邊的腎臟也因為化療的副作用導致急性腎衰竭

幾乎只剩下兩成的功能

於是體內的水份積在身體各處排不出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腫脹

而生命力似乎也隨著低落的情緒逐漸消沉下去...

其實水腫這個症狀並非是無藥可解的

只是家屬在與吳爸爸的主治醫師溝通後,醫生卻很堅持這是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甚至表示病患已是命在旦夕了,藉著這樣的症狀更能幫助他去接受自己即將離世的現實...

的確,以藥物消除水腫狀態確實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但令我疑惑的是,若這樣的狀態已大大的影響了病患的情緒與身體的舒適

難道不值得去做處理,使他得以過得舒服一些嗎?

而當病患都還未放棄自己的生命時,醫生又有什麼權力提前判他死刑呢?

若今天病患是醫生自己的家屬,他還會做出同樣消極的決定嗎?

種種疑惑浮現心頭,但無奈的是,最終吳爸爸的水腫問題仍未得到任何的處理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從腳掌、小腿、大腿、手、臉...一路腫上去

精神與意志越來越低落,狀況與前幾天相比已是判若兩人

甚至不得不開始令人思考,難道醫生的話要應驗了嗎?他真的不久於世了嗎?

 

那天下午到達醫院後,吳爸爸正好有訪客

於是我和她的女兒便在病房外的會客室聊了一會

我想,我們必然是抱持著不到最後關頭絕不放棄的心態

但或許還是可以先和女兒聊聊關於生死的概念

讓她心裡先有個底,靜下來時能夠慢慢去思索

也避免有突發狀況,令她措手不及、無法接受

畢竟生命變化的精妙繁複,不是你我可以完全掌控的

於是那天下午我們聊了很多,從爸爸的病史、他的性格、態度,一直到回憶起過往相處的種種

甚至是回顧家中其他親人往生時的過程

我試圖讓她去體會,其實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必然的生命轉換

他沒有離開,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樣了

只要內心想起了爸爸,與他有所連結,那麼他將會繼續活在我們心中

而我同學所透露出的堅強與正向的想法,也令我不得不佩服起這一家人

除了強大的家庭凝聚力之外,他們對於死亡也都能保有樂觀的態度與認知

聊了一會,我們一同走進病房裡看看吳爸爸

只見他坐在椅子上與友人談話,精神狀況有稍稍的好轉些

言談中,我仍舊不斷的為他加油打氣

誇讚他不論精神氣色都維持得很不錯(事實上他的精神狀態真的比我所見過的癌末患者要好得多!)

試圖使他能常保信心,努力對抗病魔

看著我和他女兒兩人努力的說學逗唱、炒熱氣氛

不多話的吳爸爸始終抿著嘴微微笑,偶爾露出潔白的牙齒開懷一笑

並用可愛的口吻說著:好~我會加油滴!

使人的心情也不禁跟著輕鬆了起來

看著他開懷的笑容,有一瞬間甚至分不清誰才是癌末患者了

能保持這樣的心情真好~

但願他能堅持到底,一路走下去

做自己身體的主人,將情況逆轉過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0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