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古印度石刻的佛傳故事記錄了建塔來恭奉舍利

  

10-2  

天界神靈同人眾禮拜佛塔

  

10-3     10-4  

佛曾經駐足過的地方受到信眾虔誠禮拜,以石刻佛足跡代表願跟隨佛腳步

  

10-5  

最早的佛塔指是一覆鉢型的圓塚,之後隨著信仰增加了塔剎、欄楯、石刻

等等,使塔的型式更具體呈現佛法概念。                       

  

 11-1  

  

11-2  

  

佛陀悟道後教化人間,終其一生四處說法,受到廣大信眾崇敬,在其入滅後,舍利成為人們感懷禮拜的聖物,隨著佛法的宣揚,開始有了石窟寺院。早期的殿堂之上,完全以塔作為佛陀的化身,也就是塔代表了佛。之後直接禮拜佛像之風漸興,於是在塔覆缽部份造佛龕,後來更進一步的將佛像放大獨立出來。

 

11-3  

 

12-1  

 

13-1  

 

由山、塔的意念加上後期宗教的種種需求發展到極致的印度古代寺院。

 

13-2  

 

無數的信眾從實踐中證實了佛法的真實不虛,這使得更多人選擇了佛教信仰,他們學習佛陀之行徑,追隨佛陀的足跡,在佛陀生前曾經行止之地緬懷與感恩。

 

14-1  

佛陀悟道的菩提樹下

 

14-2  

佛陀成道的金剛座前

 

14-3  

 

14-4  

圖為在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地所興建的「菩提迦耶金剛寶塔」,                                                                                            塔邊菩提樹下為佛陀成道時的金剛寶座,現已成為最重要的佛                                                                                            教聖地之一。

 

佛教由印度向外傳播,立刻受到廣大群眾的崇敬,許多國家以佛教為國教,上從君王下至所有的平民百姓,無不尊從佛陀的教誨,也都大興土木來建築如山般高大壯觀的佛塔。

 

15-1  

 

15-2  

在東南亞一帶諸國,完全依循印度佛塔的型式來興建佛塔。

 

15-3  

 


 註:本系列文章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拷貝,謝謝合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laire09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