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生死大事是特別重視的,雖然習俗規範會因地區和時代背景有所差異,但基本精神是循著“慎終追遠”這樣的理念。
“慎終”指的是死亡這樣關係重大的事,必須以最慎重的心來妥善對待,而“追遠”則是要能在守孝追憶中,促使亡者的靈魂神識回顧自己的生平,追溯遠古生命的起源。一旦清楚生命何以生又因何而來,那麼一切皆可釋懷無礙,也就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走,不會再有何去何從的困擾。這樣的回歸自性是生命的真諦所在。
肉體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變化。事實上,生命的進行就是不斷以新陳代謝的方式在變化。我們的生命,從在媽媽的肚子裡那個小到看不見的受精卵開始,形成胎兒,胎兒經過子宮中的孕育,終於出生為嬰兒,然後一年年的長大,經過少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無論是富貴榮華或者經歷坎坷,最終無所例外的,都必然依循生命的法則,在我們身體失去應有的功能後進入死亡的過程。
死亡就現象上看,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此消逝,這的確讓人感傷,但對於生命原本就是從“無中生有再從有回歸於無”的法則而言,死亡就如同出生一樣,同是美妙生命的一環。只是,這個過程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就我們理解到的,生命是透過血脈相傳來延續,這種傳承關係使得生命得以追溯遠古的原始,當然,也能推衍到無限的未來,這是所有人都看得到,也都不能反對的生命真相,而串連生命在無盡時空中活動,使得生命實質上永恆不滅,那看不到的力量我們稱它為靈魂。
其實靈魂也未必是看不到的,這我們可以從剛出生的小嬰兒那對靈活的眼中感受到靈魂的存在,就嬰兒而言,剛出生什麼都不懂,不能說也還不能行動,可以說是無知的,但確確實實可以從他靈魂之窗的眼中,看到那其中充滿了可以明白一切的靈性,你會因此深深感動,那是生命與生命靈性間的觸動。
我們常常因肉體迷戀現實世界而遮敝了靈性,只有在受美景陶醉完全將自我放空時,靈光乍現,感受到靈性的美妙,也會在誠心禮拜神靈時,感受那股神聖。這些都只是讓我們經驗靈魂靈性的存在,最終我們會在肉體失去作用後重返靈性。
永恆存在的靈魂主導生命的變化,靈魂不是死亡之後才有,當然不應該在臨終之時才關心注意。從我們認為的蠻荒地區看到的原始社會,可以觀察到其實人類的祖先深刻的體悟生命的變化,透徹生死相連的關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溯本追源,與靈界交通的種種靈性活動,成為生活的重心。
留言列表